写作,勾起潜意识里的食物偏好影响力写作学

导语「影响力写作学院」是由一群拥有可持续发展、咨询公司、非虚构作家、前媒体人等从业背景的伙伴共同创意成立的项目。该项目致力于陪伴写作者成为数字时代更好的叙事向善(NarrativeforGood)表达者。本文精选「我的食物简史」写作者冰娜和果子的手记。

写作者

Berlina冰娜

艺术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专业毕业,现为专注于创意技术的程序员,对技术伦理、创意肢体开发和食物议题感兴趣。

■我叫Berlina,也可以叫我冰娜。

我出生在潮汕,现在在上海工作。目前工作是一个程序员,但是我之前学习的是NGO和艺术管理。所以很多时候我具有程序员所拥有的理性思维,也具有艺术性这种非常扩散的思维,二者自由切换。

当我看到食物简史的时候,我更想利用这次机会来做一个梳理自己吃素失败的总结,类似于写一个技术文档去分析“我为什么会失败”“影响这其中的一些参数是什么”,然后利用每一个参数去解决这个问题,所以后来老师评价我的文风是“硬核工业美学”。

言归正传,

为什么自己选择吃素?

这次的疫情爆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全球流行病爆发的原因,其中多与食用动物有关:SARS源于吃野生动物果子狸,禽流感源于鸡场密集化养殖,狭窄的饲养环境成为流感病毒的温床,疯牛病源于商人在草食性饲料中加入动物蛋白质从而提高牛肉产量,牛食用含染疫反刍动物肉骨粉的饲料后得病。

一部分是食用而接触野生动物导致病毒跨物种传染,另外动物的工业化养殖从环境到饲料都有问题,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。如果我们能食用更多的植物进而取代动物,这些问题可以变少。这是理论上可以实现的。所以我想用亲身去体验这个改变。

我在群里分享了这张图片,是我打卡的截图。这种记录方式会很清晰地呈现出一日三餐所需要摄入的元素。

对于每天的食用量以及对应产生的热量,这种记录方式也会清晰地标注出来。在减脂营的压力之下,我突然能够理性科学地去认识食物,它到底由什么营养元素构成,又包含多少的营养元素以及我该如何烹饪。

其实,日常饮食有非常多需要谨慎注意的地方。比如说碳水是否由精细化的碳水透碳水构成,或者食入米饭太多,会容易发饿乃至血糖升高,因此需要搭配藜麦、鹰嘴豆之类一同食用。简言之,需要五谷杂粮去搭配饮食,因为五谷杂粮的消耗更慢,有更持久的饱腹感。

然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,吃素的时候,我很难去找到肉的替代品。我选择的素食方式是鱼素。我往往在偷懒的时候才会买海鲜,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同样面临环境的问题。如果是野生鱼,它所处的海洋环境和下水道一样遍及脏污。

于是我会选择豆类食材,去摄入素食的蛋白质。其实很多素食主义者,像一些网红之类的KOL,他们后来吃素失败,有可能是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,或者说是主食进食过少。这种失败可能归咎于各方各面的错误,这同样也是我所面临的典型问题。

然而我的解决方式是借助一个叫做“薄荷健康”的营养分析APP,通过APP内提供的排行榜,选择可靠的豆类蛋白质,然而据此去下厨房,找这当中我比较喜欢的豆类蛋白质的菜谱。

■我学习了冰箱的分层制冷效果之后,对冰箱所做的一个改造。冷藏库,有盒子的地方可以保存很多有水分的蔬菜;冷藏库下面,第一层更适合储存熟食,因为第一层温度稍微高一点。接着往下的一层温度会更低,所以可以放一些新鲜的蔬菜。这是我从来都没意识到的,原来冰箱的食物储存位置也有这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。

通过备食,

重新拿回食物的主权

其实对于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来说,每一餐吃自己做的饭菜是一个非常奢侈的事情,所以备餐就需要一次性煮很多份,然后放在冰箱里面冷藏。这是一个非常节约时间的办法。

虽然在这个过程中,营养会有一些流失,口感也会下滑,但我觉得通过备食,我们及时重新拿回了一个选择食物的主权。因为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再去点外卖而可以自由地选择食物。

老师的点拨,

勾起潜意识里的食物偏好

这次的写作,我写了两篇。对于第一篇写作,老师希望我能够软硬结合,能够加入更多的人文成分,加入故事性的描述,这样会使自己的食物简史更加丰满。

这勾起了一连串童年的会议。我爷爷以前是个孤儿,然后被一个船长领养了,所以他青少年都是在海上生活的。他认识非常多的海鲜,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,形成了我们家爱吃海鲜的传统。

这个细节其实是经过老师的点拨之后才挖掘出来的,我才发现选择鱼素的饮食方式,其实跟童年在家里的饮食习惯相关。

对于未来的计划,我会尝试借助一些流行的宣传渠道去发布我的食物手记,做一些科普性质的公共知识传播,例如如何简易烹饪等等。因为其实我更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1310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