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箱是好人,空调却很狡猾
大热的天儿,躲不过咋办?中午喝酒,一觉睡到天黑……已经是七月中,腐草为萤,土润溽暑,大雨时行。儿子看着一个店招问我:“爸爸,‘烧仙草’是什么意思?”仙草和荔枝,都是“大暑”节气的食物。荔枝有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名句加持,哪怕中原人士没吃过,也接得上一句“无人知是荔枝来”。“烧仙草”这种南方降暑饮品,却一直要等到奶茶店遍布,南岭以北的小孩子才会知道。
上一篇文章: 热知识护肤品需要放冰箱保鲜吗 下一篇文章: 自带空调ldquo大白rdquo
图片来源:soogif
仙草,绿色的叶子长得像薄荷,对生呈十字,略带绒毛边缘有锯齿,有特殊香气。上部茎叶晒干之后,大火烧煮自然冷却,就变成黑色的凝胶如果冻,用容器吊入井中降温,略带苦味而清凉,是闽南和台湾岛内消夏的小食。如果能加一点冰,就更棒——古人也这么想。有冰箱之前,我们的老祖宗就能想到办法,在冬天储存冰块,夏季再拿出来用——不仅仅是皇家有冰库,大户人家也能有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一回,晴雯跟宝玉说:“才鸳鸯送了好些果子来,都湃在那水晶缸里呢。”顺便说一下,这个“湃”应该念“ba2”,本山老师说的“拔凉拔凉”,正经应该用这个“湃”字,意思是“冰镇”或者“冷水浸泡”。这句话,能说明那些小食都是用冰镇过的。不但大户人家有,宋代以后商业发达的盛世,普通百姓也可以买到冰。《东京梦华录》说开封的三伏天,“往往风亭水榭,峻宇高楼,雪槛冰盘,浮瓜沉李”,这里就用到了冰。而陈维崧写“长安六月,玉河桥柳下,凉冰争卖”,更是非常直白。但再怎样用井水,储冬冰,也不如我们拉开冰箱门,在缭绕的凉气之中,取出肥宅快乐水或青岛啤酒来得畅快。小龙虾是秒物,如果没有“雾气腾腾”的一大堆冰块,就觉得没有注入灵魂——这一大堆,就需要冰箱加持了,古人可用不起。冰箱是很好的,它带来了清凉,却不喧宾夺主。空调不一样,它带来的改变太大了。没有空调的夏天,一定是燠(yu4)热难当的——萧雄在《西疆杂述》中说的西北是这样的:“试将面饼贴之砖壁,少顷烙熟,烈日可畏”,韩愈写得文雅而伤痛:“未报恩波知死所,莫令炎瘴送生涯”。用宋英杰老师的一句话来总结,“北方是烤,南方是蒸”。古人能怎么办呢?除了“浮甘瓜于清泉,沉朱李于寒水”这样在饮食上做文章,家里要是有钱,可以来得更猛烈些,比如高濂在《遵生八笺》中写的:“一室之内开七井……夏日坐其上,七井生凉,不知暑气。”直接在房间里开了七口井,配上雕花的盖,这也是真的豪气。再过分一些的,就直接用水车在屋顶上制造人工降雨,“引水潜流,上通屋宇……四檐飞溜,悬波如瀑布,激气生凉。”有钱人的生活,从来都是这么霸道,对打工人来说这些都不可想象。那工薪阶层怎么办呢?有的单纯靠“心静”,比如高骈写《山亭夏日》: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单纯看着一树浓荫和水晶帘动,池塘与蔷薇,这家伙居然悠然自得。悠然自得,其实就是东北话“卖呆儿”,这个“呆”字要发成“dan1”的音,你品味一下那个感觉——皇帝这么忙的人,大夏天也这样。你看明仁宗写的《池亭纳凉》:雨滋槐叶翠,风过藕花香。舞燕来青琐,流莺出建章。这不就是上朝不干活儿,在摸鱼吗?悠闲得最过分的是陆游,他老人家直接写了一首《逃暑小饮熟睡至暮》,看到这个题目就气死人——大热的天儿,躲不过咋办?中午喝酒,一觉睡到天黑……桑落香浮槲叶杯,甘瓜绿李亦佳哉!虚堂顿解汗挥雨,高枕俄成鼻殷雷。静听风声生槛竹,徐看日影转庭槐。晚凉更动扁舟兴,北渚红蕖已半开。睡觉!避暑热,躲到梦里去了。这可不是个案,那时候避暑神器,标配就是“竹夫人”。赵翼在《陔(gai1)余丛考》中有一条《竹夫人汤婆子》,说“竹夫人”是“编竹为筒,空其中而窍其外,暑时置床席间,可以憩手足,取其轻凉也,俗谓之竹夫人。”想象一下,大概就是一个卷起来的凉席。总而言之,没空调那会儿,夏天是很懒散的,打工人各自想着法子“消夏”——要么发呆,要么睡觉,也有躲到深山老林里去的。二十年前,也的确有“高温假”这个说法的……今天完全不可能了,因为有了空调——打开来,屋里就是24度了,或者26度。你想睡觉,也不是不可以,但绝对不能用“消夏”来做幌子了。忽然想起张大复的《此坐》。一鸠呼雨,修篁静立。茗碗时供,野芳暗度,又有两鸟咿嘤林外,均节天成。童子倚炉触屏,忽鼾忽止。念既虚闲,室复幽旷,无事坐此,长如小年。“无事坐此”,这四个字,在有了空调的夏天,再也没有了。以上祝夏安三亩年7月21日于浦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w/537.html